打印
TOP
问题反馈
报告编号:c639dd790flu9hf5
检测时间:2022-03-02 17:41:52
基础信息:
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一般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
作者姓名:郑载阳
所属单位:青岛大学
检测字符数:16381
检测结果:
全文总相似比
全文总相似比=复写率+他引率+自引率+专业术语
20.3%
复写率: 20.3%
他引率: 0.0%
自引率: 0.0%
专业术语: 0.0%
指标说明
指标说明:
复写率:相似或疑似重复内容占全文的比重
他引率:引用他人的部分占全文的比重,请正确标注引用
自引率:引用自己已发表部分占全文的比重,请正确标注引用
自写率:原创内容占全文的比重
专业术语:公式定理、法律条文、行业用语等占全文的比重
典型相似性:相似或疑似重复内容占全文总相似比超过30%
其他指标:
自写率:79.7%
高频词:少年,青少年,青少,心理,问题
典型相似文章:
相似片段:
总相似片段
79
期刊:23 \博硕:50 \综合:1
外文:0 \自建库:1 \互联网:4
检测范围:
中文科技期刊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文主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专利特色数据库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主要会议论文特色数据库
港澳台文献资源
外文特色文献数据全库
维普优先出版论文全文数据库
互联网数据资源/互联网文档资源
高校自建资源库
图书资源
古籍文献资源
个人自建资源库
年鉴资源
IPUB原创作品
时间范围:
1989-01-01至2022-03-02
引用汇总:
序号 引用文章 引用字数 引用率 来源
相似文献汇总:
序号 相似文献 相似字数 相似度 来源
1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6
298 3.18% 博硕
2
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与严厉管教的关系
方荟 王美芳 邢晓沛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2
210 2.24% 期刊
3
父母严厉管教对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情绪管理能力的中介作
黄河 - 2019
179 1.91% 博硕
4
父母心理攻击和初中生焦虑的关系:说理的调节作用
向延晓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3
173 1.85% 博硕
5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张朋云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2
145 1.55% 博硕
6
父母严厉管教与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
付素杰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2
118 1.26% 博硕
7
父母心理攻击与小学儿童焦虑的关系:儿童自尊的中介作用
王美芳 刘莉 金英娣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5
114 1.22% 期刊
8
知觉父母冲突与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关系
田博菡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20
113 1.21% 博硕
9
父母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的中介作用
宋占美 王美芳 王芳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9
107 1.14% 期刊
10
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关系:青少年自我表露的中介作用
王美芳 许文伟 王欣欣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7
105 1.12% 期刊
送检片段与相似来源详情:
1 片段(相似字数: 57
相似内容来源(3
则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3)一般自我概念在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心理攻击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内化问题;父母心理攻击;一般自我概念 ABST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0.001。下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父母期望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父母期望越高,青少年内化问题水平越低;学业自我概念越高,青少年内化
《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内化问题的中介作用》 陈继为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20
的直接预测作用仍然显著(β=0.08,t=2.53,p<0.0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青少年内化问题在父母低头族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的结论。中介效应模型如图 1所示。图 1青少年内化问题作在父母低头族和网络欺负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4
《留守儿童感戴、应对方式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维普期刊 ...》
父母监管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结交不良同伴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1):74-76. 被引量:12 7 李强,徐玮,谭华
2 片段(相似字数: 39
相似内容来源(1
束,我国全面小康社会顺利建成,中华民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在如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的关键之年,双减政策的初步落实让更多人将注意力投入到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活动中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 ...》
2021-5-2经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日报》受权发布《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 录.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武汉新征程. 第一节
3 片段(相似字数: 43
相似内容来源(1
少年面临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通常我们可以将这些消极的情绪统称为内化问题(internalizing problem)。内化问题是问题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行为会对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是衡量青少年身
《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影响问题行为的3种模型》 田菲菲 田录梅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行为(张文新,1999)。问题行为主要包括外化问题行为(externalizingproblem)和内化问题行为(internalizing problem)两个方面(Achenbach而蔡春凤和周宗奎(2006)则将外部行为问题按主要表现形式分为
4 片段(相似字数: 150
相似内容来源(8
损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2 父母心理攻击 父母心理攻击(parental psychological aggression)是父母严厉管教的重要表现形式,指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言语的或象征性的攻击行为对孩子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and Field 2003)。当下关于父母严厉管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体罚与身体虐待等更严重、更外显的形式,仅有的有关父母心理攻击的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攻击可
《父母严厉管教与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 付素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t,Binggeli & Brassar, 1998 )。作为一种常见的父母严厉管教形式, 父母心理攻击(Psychological Aggression, PA)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例如咒骂孩子)或象征性的(例如恐吓孩子说要打他, 不过并没真的打)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 Field, 2003), 也有研究者将其称为情感虐待、心理虐待、精神虐待或语言虐待(许晓君等,2008;Strau
《父母心理攻击与小学儿童焦虑的关系》 金英娣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3
击(parental psychological agg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严厉管教方式,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例如对孩子大喊大叫、咒骂孩子)或象征性的(例如恐吓孩子说要打他, 不过并没真的打)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Straus & Field, 2003)。父母的严厉管教方式包括身体攻击和心理攻击,已有的研究中较多的是关于父母身体攻击。在几项关于
《父母心理攻击代际传递与配偶对代际传递的调节作用》 刘莉 王美芳 邢晓沛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ression)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例如咒骂孩子)或象征性的(例如恐吓孩子说要打他,不过并没真的打)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Strausde Zoysa,Newcombe,Straus&Field,2003)。关于父母严厉管教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体罚和身体虐待等身体攻击形式,鲜有研究者对父母的心理攻击进行考察。尽管如此,少数单独考察父母心理攻击效应的研究发现,父母
《父母心理攻击与小学儿童焦虑的关系》 金英娣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3
指父母通过言语的(例如对孩子大喊大叫、咒骂孩子)或象征性的(例如恐吓孩子说要打他, 不过并没真的打)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Straus & Field, 2003)。父母的严厉管教方式包括身体攻击和心理攻击,已有的研究中较多的是关于父母身体攻击。在几项关于综合研究身体攻击和心理攻击的研究中,和身体攻击相比,父
《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学前儿童气质的调节作用》 方荟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3
, PA) 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例如咒骂孩子) 或象征性的(例如恐吓孩子说要打他,不过并没真的打) 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 Field, 2003)。父母体罚(corporal punishment, CP)是指父母为了阻止儿童重复某种错误
《父母严厉管教与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 付素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母通过言语的(例如咒骂孩子)或象征性的(例如恐吓孩子说要打他, 不过并没真的打)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 Field, 2003), 也有研究者将其称为情感虐待、心理虐待、精神虐待或语言虐待(许晓君等,2008;Strau
《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学前儿童气质的调节作用》 方荟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3
言语的(例如咒骂孩子) 或象征性的(例如恐吓孩子说要打他,不过并没真的打) 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 Field, 2003)。父母体罚(corporal punishment, CP)是指父母为了阻止儿童重复某种错误
《父母心理攻击与小学儿童焦虑的关系》 金英娣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3
孩子)或象征性的(例如恐吓孩子说要打他, 不过并没真的打)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Straus & Field, 2003)。父母的严厉管教方式包括身体攻击和心理攻击,已有的研究中较多的是关于父母身体攻击。在几项关于综合研究身体攻击
5 片段(相似字数: 39
相似内容来源(1
系的具体作用机制却缺乏足够的探讨与研究。 2.3 一般自我概念 一般自我概念(general self-concept)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也被称为自尊、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对自己各方
《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_知网百科》
年学科学业自我量表的修订及西南地区常模编制. 自1976年Shavelson将一般自我概念划分为学业自我概念 (academic self-concept)和非学业自我概念 (nonacademic self-concept)以来,有关学业自我的
6 片段(相似字数: 40
相似内容来源(1
梦佳 2020)。 有研究表明,父母亲的心理攻击与青少年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Yaqun 2018),也就是说如果父母经常对青少年实施心理攻击行为,那么孩子就很可能形成消极、脆弱的一般自我概念,从而导致青少年在
《知觉父母冲突与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关系》 田博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20
虑等不健康心理。5.4知觉父母冲突与父母心理攻击的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知觉父母冲突与父母心理攻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当知觉父母冲突越高时,父母对孩子实施的心理攻击的频率越高。验证了研究假设二。父母冲突是婚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父母心理攻击是父母严厉管教的方式之一
7 片段(相似字数: 72
相似内容来源(2
击的青少年所表现出的包括焦虑、抑郁、退缩在内的内化问题更为显著。所以加强对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的探讨是非常有价值的。 其二,之前的相关研究对于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作用机制的探讨还有待丰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青少年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重新定义对
《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 肖丹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9
父母监控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Alegre(2011)研究发现特质情绪智力作为中介影响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内化适应问题的影响。国外有较多研究以与情绪相关的变量作为中介探讨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直接运用特质情绪智力作为中介的较少,且没有深入探讨各变量因子间的关系。本研究将深入探讨此部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化问题发生和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的作用更为突出。以往研究者多偏重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父母期望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作用机制有待于探讨。父母作为个体的重要他人,其期望作用不仅直接影响个体发展的结果,也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进而
8 片段(相似字数: 119
相似内容来源(5
攻击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影响分开来讨论。 3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鉴于对上述文献的综合考量,本研究将分别考察父亲心理攻击与母亲心理攻击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直接影响,并试图探讨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心理攻击对青少年内化问题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从而明晰导致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相关因素,为青少年内化问题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和时间干预提供参考和引导。 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提出: 假设1:父
《父母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的中介作用》 宋占美 王美芳 王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
研究还十分缺乏。此外,体罚和心理攻击是父母严厉管教的两种主要形式,且具有一定的共发性~([18])。鉴于上述考虑,本研究拟分别考察父亲和母亲的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以及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包括心理攻击和体罚)的中介作用,这不仅能够较为全面
《父亲心理缺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李昱 高雯 高婷婷 -2019
出现了问题,它将影响母子子系统,进而影响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而父母子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旨考察母子关系在父亲心理缺位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父母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随机选取一所初中1164名青少年为被试,主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张朋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施。此外,尽管以往的研究指出父母控制会影响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但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尤其是父母控制对青少年外化问题的影响机制。因此,本研究将分别探讨父母心理控制与行为控制对青少年内化问题、外化问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最后,青春期以自我意识和社会标准意识的快速发展为特征,是完美主
《亲子沟通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心理一致感的中介效应》 谢俊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7
题。4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基于已有研究,本研究拟考察少年内化问题的特点,查明心理一致感在亲子沟通与内化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此来丰富有关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研究,为当前我国青少年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父母冲突对儿童抑郁的影响:父母温暖和迷走神经功能的作用》 周华艺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8
养方式类型。当父母间产生冲突时,消极效应的溢出导致父母不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情感温暖,这种家庭氛围容易导致青少年抑郁等内化问题。本研究探讨父母温暖的中介作用进一步补充了溢出理论。另外,发展病理学认为个体的非适应性发展是个体内部以及外部许多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相互作用
9 片段(相似字数: 131
相似内容来源(8
理论研究和时间干预提供参考和引导。 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提出: 假设1:父母心理攻击对青少年内化问题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心理攻击和青少年内化问题分别与一般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假设2: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假设3:一般自我概念对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中介作用存在父母性别差异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张朋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少年完美主义的年级差异不显著。3.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的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行为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但是父母行为控制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4.青少年消极完美主义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均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积极完美主义与内化问题无关,与外化问题呈显著负相关。父母心理控制仅与青少年消极完美主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初中生和高中生,男生的数学自我概念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言语自我概念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的一般学校自我概念略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青少年内化问题分别与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两两之间显著负相关,父母期望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显著正相关。(3)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父母期望既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内化问题水平,也可以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概念进而影响其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张朋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青少年消极完美主义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均呈显著正相关(ps<0.01),青少年积极完美主义与内化问题无关,与外化问题呈显著负相关(p<0.05)。父母控制与青少年完美主义的相关分析发现,父母心理控制仅与青少年消极完美主义正相关显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系,并查明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和青少年内化问题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为:(1)考察青少年内化问题、父母期望和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2)考察青少年内化问题、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关系;(3)查明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和青少年内化问题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本论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1)青少年内化问题、父母期望和学业自我概念在学段和性别上均存在显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母期望和学业自我概念的描述统计 9 2 青少年内化问题与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的关系 12 2.1 青少年内化问题、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 12 2.2 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学业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 13第四部分讨论与教育建议 14 1 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特点 14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4*** -0.129***0.758**0.795** 0.690** 0.896**图 1 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学业表现一般学校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未来成就品行表现人际关系身心素质内化问题言语自我概念数学自我概念父母期望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年内化问题的特点 14 2 青少年父母期望的特点 14 3 青少年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 15 4 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 16 5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17 6 本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建议 18第五部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p<0.001。下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父母期望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父母期望越高,青少年内化问题水平越低;学业自我概
10 片段(相似字数: 181
相似内容来源(6
中介作用 4.1 被试 4.2 研究工具 4.2.1内化问题 采用 Achenbach编制的《儿童行为量表》母亲报告版,目的在于测量问题行为,在本研究中,只采用了该量表中最常见的内化问题结构,即焦虑/抑郁、退缩/抑郁共21个题目。问卷的题目选项采用三点计分的方式,从0到2的各选项分别代表“不符合”、“有点符合”以及“非常符合”。得分越高,则青少年的内化问题越严重。在本研究中这一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4。其中焦虑抑郁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1,而退缩/抑郁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父母教养压力、严厉管教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刘莉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简称 CBCL)的父母报告版本的中文修订版评定儿童的问题行为。本研究采用该量表的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两个分量表,内化问题行为又分为焦虑/抑郁和退缩/抑郁两个维度,外化问题行为又分为攻击和违纪两个维度。两个分量表共 55 个题目,采用 0~2 的三点计分方法,“0”表示题目所描述的内容不符合儿童,“1”表示有点符合,“2”表示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张朋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Self-Report,简称YSR)测量青少年的内外化问题(Achenbach, 1991)。该量表使用 0~2 的三点计分,0 代表“不符合”,1 代表“有点符合”,2 代表“非常符合”。内化问题包括焦虑|抑郁、退缩|抑郁和体诉三个因子,外化问题包括攻击和违纪两个因子。本研究中
《儿童攻击亚类型、同伴地位与其适应不良的关系》 王姝琼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是 0.79。问题行为母亲报告问卷来自 Achenbach 的儿童行为量表的母亲报告版(CBCL),问卷采用 3 点记分,从 0 到 2 分别表示“不符合”到“符合”,内化问题行为包括焦虑/抑郁、退缩/抑郁,2006 年的一致性信度分别为
《中职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 贺彦彦 -《青少年学刊》 -2019
的内外化问题行为。该量表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其中,内化问题行为包括焦虑/抑郁和退缩两个方面,外化问题行为包括攻击和违纪两个方面。量表采用 3 点计分,0 表示“不符合”,1 表示“有点符合”,2 表示“非常符合”,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越多。本研究中,量表整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93,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0、0.79。3.匹兹堡睡眠质
《中职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 贺彦彦 -《青少年学刊》 -2019
个方面,外化问题行为包括攻击和违纪两个方面。量表采用 3 点计分,0 表示“不符合”,1 表示“有点符合”,2 表示“非常符合”,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越多。本研究中,量表整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93,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0、0.79。3.匹兹堡睡眠质
《中职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 贺彦彦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8
缩两个方面,外化问题行为包括攻击和违纪两个方面。量表采用 3 点计分,0 表示“不符合”,1 表示“有点符合”,2 表示“非常符合”,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越多
11 片段(相似字数: 84
相似内容来源(3
/抑郁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1。 4.2.2 父母心理攻击 采用Straus等人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Parent-Child Conflict Tactics Scale,简称CTSPC)的心理攻击分量表(共5题)作为研究工具,测量最近一年内父母分别对青少年实施心理攻击的情况:“0”表示最
《初中生父母心理攻击与自我表露的关系》 张宁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20
02人,非独生子女 305人。城镇 108人,农村 399人。4.2.2研究工具(1)父母心理攻击:采用 Straus等人(1998)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Parent-Child Conflict Tactics Scale,简称 CTSPC)中文修订版的心理攻击分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调查过去六个月父母亲对孩子的心理攻击情况 (例如,对孩子的咒骂)。心理攻击分量表总共共包括
《知觉父母冲突与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关系》 田博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20
3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CTSPC)中文修订版(心理攻击分量表)对于父母心理攻击的测量,采用 Straus等人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Parent-Child Tactics Scale,简称 CTSPC)中文修订版的心理攻击分量表作为研究工具。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由中学生自己汇报在生活中遭受到的父母心理攻击。本量
《父母心理攻击和初中生焦虑的关系:说理的调节作用》 向延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3
该量表的任一题目上得分大于 0,则表示其经历过心理攻击,记为“1”。2.2 父母说理的测量说理的测量采用 Straus 等人(1998)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Parent-Child Tactics Scale,简称 CTSPC)中文修订版非暴力管教分量表的一个项目。频繁性的计分方法为:将被试在说理项目的得分所对应的次
12 片段(相似字数: 292
相似内容来源(17
ale,简称CTSPC)的心理攻击分量表(共5题)作为研究工具,测量最近一年内父母分别对青少年实施心理攻击的情况:“0”表示最近一年内未经历过心理攻击,“1”表示经历过1次,“2”表示经历过2次,“3”表示经历过3-5次,“4”表示经历过6-10次,“5”表示经历过11-20次,“6”表示经历过20次以上。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所得分数转化为对应次数的中位数,作为被试经历父母心理攻击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为0次=0, 1次=1, 2次=2, 3-5次=4, 6-10次=8, 11-20次=15, 20次以上=25),父母心理攻击的得分是各题目频繁性得分的总和。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经历的心理攻击越频繁。本研究中,父亲和母亲心理攻击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55和0.739。 4.2.3 一般自我概念 采用Harte
《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与严厉管教的关系》 方荟 王美芳 邢晓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窒息)五个维度,因为身体虐待和严重身体虐待的发生率都较低,所以本研究将这两个维度合并,即本研究仅关注心理攻击、体罚和虐待三种严厉管教方式。该量表采用0到6的7点计分方法,“0”表示未实施过,“1”表示父母最近一年内对孩子实施过1次某种管教行为,“2”表示实施过2次,“3”表示实施过3~5次,“4”表示实施过6~10次,“5”表示实施过11~20次,“6”表示实施过20次以上。
《父母严厉管教对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情绪管理能力的中介作》 黄河 -2019
近一年父母对学前期儿童实施严厉管教的情况。量表采用 0-6的 7点计分方式,0-6依次表示父母在最近一年内实施过“0次”、“1次”、“2次”、“3-5次”、“6-10次”、“11-20次”、“20次以上”相应行为,量表分为普遍性与频繁性两种计分来考察家长的严厉管教行为,普遍性的计分方式为:若儿童所有题目得分均是 0,则表示其未经历过严厉管教,记为:“0”;若被试在任一项目上得分不为 0,则表示其近一年内经历过严厉管教,记为“1”。频繁性计分方式: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严厉管教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为:“0”表示 0次,“1”表示 1次,“2”表示 2次,“3”表示 4次,“4”表示 8次,
《父母心理攻击与小学儿童焦虑的关系:儿童自尊的中介作用》 王美芳 刘莉 金英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
nt—Child Conflict Tactics Scale,CTSPC)中文修订版[2,17 的心理攻击分量表测查最近一年内儿童经历父亲和母亲心理攻击的次数。问卷采用0到6的7点计分方法,“0”表示未经历过父母心理攻击,“1”表示经历过1次,“2”表示经历过2次,“3”表示经历过3—5次,“4”表示经历过6—10次,“5”表示经历过ll一20次,“6”表示经历过20次以上。将儿童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次数的中位数作为儿童经历父母心理攻击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法为0次:0,1 次=l,
《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关系:青少年自我表露的中介作用》 王美芳 许文伟 王欣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
内对孩子实施的严厉管教行为 。 共包括 11 个题目 。 量表采用 0-6 的 7 点计分方法 ,“0” 表示未经历过父母严厉管教 ,“l” 表示经历过 1 次 ,“2” 表示经历过 2 次 ,“3” 表示经历过 3—5 次 ,“4” 表示经历过 6—10 次 ,“5”表示经历过 11—20 次 ,“6” 表示经历 2O 次以上 。 严厉管教行为计分方式 : 将父母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父母实施该严厉管教行为的频繁性 ( 具体转化方式 :0 表示 0
《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关系:青少年自我表露的中介作用》 王美芳 许文伟 王欣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
内对孩子实施的严厉管教行为 。 共包括 11 个题目 。 量表采用 0-6 的 7 点计分方法 ,“0” 表示未经历过父母严厉管教 ,“l” 表示经历过 1 次 ,“2” 表示经历过 2 次 ,“3” 表示经历过 3—5 次 ,“4” 表示经历过 6—10 次 ,“5”表示经历过 11—20 次 ,“6” 表示经历 2O 次以上 。 严厉管教行为计分方式 : 将父
《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与严厉管教的关系》 方荟 王美芳 邢晓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表示实施过2次,“3”表示实施过3~5次,“4”表示实施过6~10次,“5”表示实施过11~20次,“6”表示实施过20次以上。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被试实施此种管教方式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为:0表示0次,1表示1次,2表示2次,3表示4次,4表示8次,5表示15次,6表示25次),各分量表所有题目的频次之和即为被试实施此种管教方式的频繁性。已有研究表明,
《父母心理攻击和初中生焦虑的关系:说理的调节作用》 向延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3
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的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为被试经历过此种心理攻击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为:“0”→0 次,“1”→1 次,“2”→2 次,“3”→4 次,“4”→8 次,“5”→15 次,“6”→25 次,“7”→0次),由于选项“7”表示近一年内没有经历过,但是之前经历过,故而在计算初中生经历心理攻击的频繁性时应转化为“0”次。该量表各题目的频繁性之和即为初中生
《父母严厉管教对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情绪管理能力的中介作》 黄河 -2019
0”;若被试在任一项目上得分不为 0,则表示其近一年内经历过严厉管教,记为“1”。频繁性计分方式: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严厉管教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为:“0”表示 0次,“1”表示 1次,“2”表示 2次,“3”表示 4次,“4”表示 8次,“5”表示 15次,“6”表示 25次),分量表所有题目的频次之和即为被试在该维度上的频繁性。得分越高表明被试在最近一年内遭受父母某种严厉管教行为的频繁性越高。已有研究表明,该量表在中
《初生至三岁婴幼儿父母严厉管教的基本特点》 王美芳 刘宪琪 刘莉 马月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
分都等于 0, 则表示父母从未实施过该类严厉管教 , 记为 “0”。 频繁性的计分方式 : 将父母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父母实施该严厉管教行为的频繁 l 生 ( 具体转化方式 :“0” 表示 0 次 ,“l” 表示 1 次 ,“2” 表示 2 次 ,“3” 表示 4次 ,“4” 表示 8 次 ,“5” 表示 15 次 ,“6” 表示 25 次 ), 父母心理攻击和体罚的频繁性分别为 5 种心理攻击行为 、6 种体罚行为的频繁性之和 。
《父母体罚态度与体罚行为的关系:基于主客体互倚性模型的分析》 邢雅馨 蔡赵娜 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
表示父母未实施过体罚;反之记为“1”,表示父母在过去一年内对自己的孩子实施过体罚;②频繁陛:将父母在每一个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父母在最近一年内实施体罚行为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0表示0次,1表示1次,2表示2次,3表示4次,4表示8次,5表示15次,6表示25次),父母体罚频繁性即为6种体罚行为的频繁性之和。
《父母心理攻击和初中生焦虑的关系:说理的调节作用》 向延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3
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的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为被试经历过此种心理攻击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为:“0”→0 次,“1”→1 次,“2”→2 次,“3”→4 次,“4”→8 次,“5”→15 次,“6”→
《父母心理攻击和初中生焦虑的关系:说理的调节作用》 向延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3
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的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为被试经历过此种心理攻击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为:“0”→0 次,“1”→1 次,“2”→2 次,“3”→4 次,“4”→8 次,“5”→15 次,“6”→
《父母严厉管教对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情绪管理能力的中介作》 黄河 -2019
经历过严厉管教,记为“1”。频繁性计分方式: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严厉管教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为:“0”表示 0次,“1”表示 1次,“2”表示 2次,“3”表示 4次,“4”表示 8次,“5”表示 15次,“6”表示 25次),分量表所有题目的频次之和即为被试在该维度上的频繁性。得分越高表明被试
《父母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的中介作用》 宋占美 王美芳 王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
4”表示实施过6-10次,“5”表示实施过11-20次,“6”表示实施过20次以上。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次数的中位数作为被试实施此种管教方式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法为0次=0,1次=1,2次=
《初生至三岁婴幼儿父母严厉管教的基本特点》 王美芳 刘宪琪 刘莉 马月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
转化方式 :“0” 表示 0 次 ,“l” 表示 1 次 ,“2” 表示 2 次 ,“3” 表示 4次 ,“4” 表示 8 次 ,“5” 表示 15 次 ,“6” 表示 25 次 ), 父母心理攻击和体罚的频繁性分别为 5 种心理攻击行为 、6 种体罚行为的频繁性之和 。
《父母心理控制与ODD症状儿童抑郁、攻击行为的关系》 蔺秀云 李龙凤 黎燕斌 王中会 陈琦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分,1为“从不这样”,5为“总是这样”。分别计算父亲与母亲所有题目的总分,得到父亲心理控制水平与母亲心理控制水平。得分越高,说明父母对子女心理控制力度越大。在本研究中,父亲、母亲心理控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9、0.82,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6。(2)儿童自尊量表采用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的自尊量表(Self-est
《父母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的中介作用》 宋占美 王美芳 王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
被试实施此种管教方式的次数越多。已有研究发现,该量表的中文修订版有良好的信效度~([22,23])。本研究中,父亲和母亲报告的体罚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8和0.71,父亲和母亲报告的心理攻击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6和0.61。1
13 片段(相似字数: 140
相似内容来源(7
个题目,每一个题目将选项分为“正向描述”与“负向描述”两个方面,被试需要首先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的描述,然后对该描述的符合程度进行判断。问卷采用0-3的4点计分方式,0表示“正向完全符合”,1表示“正向比较符合”,2表示“负向完全符合”,3表示 “负向比较符合”。得分越高表明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越积极。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5。 4.3 施测程序 首先,在本次研究开始施测之前,确保本次测验
《友谊质量、自我概念和抑郁的关系:听健和听障青少年的比较》 张珍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5
分别代表在相关的领域或方面做得好和做得不好,要求被试选取与自己类似的描述,并判断符合或相似的程度。比如,“我在班里很受欢迎”(A.比较符合,B.完全不符合)与“我在班里不受欢迎”(C.比较
《管制员心理平衡状态和职业适应性调查与分析》 李敬强 王勇 张毕勇 徐晟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7
, 每部分均为 24个条目 , 与心理需要的 24 个指标对应 , 共 72 个条目 , 自评符合程度 , 采用里克特 4 级计分方式进行计分 ,1 表示完全不符合 ,2 表示不太符合 ,3 表示比较符合 ,4 表示完全符合 。采用一般健康量表 (GHQ 一 12)_1 作为管制员适应状态衡量工具 。GHQ 一 12
《寄宿制初中学校社区感与同伴关系 师生关系研究》 张丹 -《校园心理》 -2021
i等[12]编制的课堂与学校社区调查表,量表共20个题项,包括“课堂社区”和“校园社区”2个分量表。采用五点计分(0~4)方式,均为正向计分,0表示“完全不符合”,1表示“不符合”,2表示“中立”,3表示“符合”,4表示“完全符合”。量表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学校社区感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别为0.755和0.863。1.2
《初中生数学错题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王定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20
向题中 1分表示“完全不符”,2分表示“不太符合”,3分表示“基本符合”,4分表示“比较符合”,5分表示“完全符合”。在反向题中 1分表示“完全符合”,2分表示“比较符合”,3分表示“基本符合”,4分表示“不太符合”,5分表示“完全不符”。这 17道题目中有12道
《未来时间洞察力在电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中的关系探讨》 邓宝平 余祖伟 李东茹 -《校园心理》 -2015
采用王才康等[17]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本量表一共有10个题目,采用4级评定方式,从完全不符合、稍微符合、基本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测量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6。1.2.3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采用宋其争编制的一般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本量表共有20
《大学生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魏淑华 邹佳颖 董及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编制的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46]。共包含12道题目,采用Likert 5级记分,1-5分别表示“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自我概念清晰性水平越高。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9,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良好:χ2/df=5.48,RMSEA=0.06,CFI=0
《大专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择业焦虑的相关研究》 付姗姗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9
根据研究对象的得分高低来对自我概念水平做出衡量,得分越高则表明自我概念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 0.85、0.79/0.81,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 0.89。《简易应对方式问卷》[4
14 片段(相似字数: 55
相似内容来源(3
解施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注意事项,并指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之后,在施测前事先联系相关单位领导和被试以及学生家长的同意,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进行问卷调查,主试在开始前需要讲解指导语,并在开始测试后及时解答被试作答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到达规定时间后
《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因素和自主性动机的关系模式》 任菲菲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7
研究生担任,在培训过程中,对施测指导语,施测程序以及注意事项向被试进行讲解。其次,联系施测学校,征得施测学校领导,相关施测班级班主任以及家长的同意。正式施测过程中,学生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每个施测班级分配两名主试,施测时间为 45 分钟。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儿童焦虑的关系》 王璐璐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20
庭环境纷杂度量表逐一对应进行编码,并将编码数字书写在问卷的相应位置处,共计编码 500份。在征得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及本人的知情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施测,正式施测前对所有主试(班主任)在指导语、施测内容和目的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集体培训。正式施测时,主试负责向被试介绍指导用语、研
《初中生人际开放与反应性攻击的交叉滞后分析》 张秦 凌凤 -《心理学进展》 -2018
3.施测过程施测过程本研究主试为心理学研究生,均具备较丰富的施测经验和能力。问卷施测获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同意与支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在作答前,主试向被试说明调查内容、注意事项等,被试作答完毕后由主试当场回收,施测过程中学校老师均不在场。2
15 片段(相似字数: 35
相似内容来源(1
时回收所有问卷,并由主试统一带回并进行检查。 4.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和PROCESS插件对最终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描述性统计结果 对父母实施心
《自我同情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以优势利用为中介》 陈丹妮 -2019
—62 为轻度抑郁,63—72 为中度抑郁,72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3.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本研究采用 SPSS20.0 和 Process 插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使用 SPSS 对正式施测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其次用 Sps
16 片段(相似字数: 78
相似内容来源(3
理攻击水平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变量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母亲而言,父亲更容易对男孩实施心理攻击,其频繁性显著高于女生(t=2.259,p<0.05), 而母亲对男孩女孩实施心理攻击的频繁性并没有显著性别差异(t=1
《父母严厉管教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双向关系:儿童朋友满意度和父》 马月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7
父亲和母亲对男孩实施心理攻击的频繁性均显著高于女孩(Wang et al.,2016)。而 Chang 等人(2003)研究表明,儿童经历的母亲心理攻击并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儿童经历的父亲心理攻击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即父亲对男孩实施的心理攻击显著高于女孩。一项以美
《父母严厉管教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双向关系:儿童朋友满意度和父》 马月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7
1),T1 父母心理攻击的频繁性存在显著的儿童性别差异(t = 3.57, p <0.001),父母对男孩实施心理攻击的频次显著高于女孩,T2 父母心理攻击的频繁性不存在显著的儿童性别差异(t = 1.
《父母严厉管教、青少年自我表露与学业适应的关系》 王欣欣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相似的,McKee 等人(2007)对 2582 名美国五、六年级的学生及父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男孩所遭受的父亲的心理攻击行为显著多于女孩,而男孩和女孩所遭受的母亲的心理攻击行为没有差异。关于父母体罚的儿童青少年性别差异,Mahoney, Donnelly
17 片段(相似字数: 73
相似内容来源(2
理后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从全样本来看,父母心理攻击分别与一般自我概念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203,p<0.01)(r=-0.200,p<0.01);与青少年内化问题均呈显著正相关
《青少年早期个体攻击、亲社会行为与心理社会适应》 吕娜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不良、同伴拒绝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同伴接纳、社交自我概念和一般自我概念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但是,关系攻击方面,男生的关系攻击与一般自我概念和社交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3)青少年早期个体心理社会适应可以分成 5 组,分别是情绪问题组、外化问题组、同伴拒绝组、一般发展组和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01。下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父母期望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父母期望越高,青少年内化问题水平越低;学业自我概念越高,青少年内化问题水平越低;父母期望越
18 片段(相似字数: 45
相似内容来源(1
也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p<0.01; ***p<0.001。下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父母期望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父母期望越高,青少年内化问题水平越低;学业
19 片段(相似字数: 48
相似内容来源(1
为了检验假设的中介模型是否成立,采用Hayes编制的SPSS插件PROCESS插件的Model4,加入一般自我概念、父母心理攻击、青少年内化问题这三个变量,其中
《园艺团体辅导对小学生焦虑与注意力的影响 - bjfu.edu.cn》
2018-12-262. 中介模型检验 首先,使用Hayes编制的process插件,以Model 4为简单的中介模型 [55],在控制性别、年龄和班级的情况下对注意力在园艺疗
20 片段(相似字数: 73
相似内容来源(1
念、父母心理攻击、青少年内化问题这三个变量,其中一般自我概念作为中介变量,父母心理攻击作为自变量,青少年内化问题作为因变量;加入性别作为控制变量,经过5000次抽样估计以及95%置信区间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为了探讨父母性别是否会给一般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带来差异,在这里
《师范学院-2017204381-薛兴元.doc》 薛兴元 -2021
Process宏中的Model4,放入独立倾向、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社会活动参与这三个变量,独立倾向作中介变量,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作自变量,社会活动参与作因变量;放入性别和生源地作为控制变量,通过5000次抽样估计以及95%置信区间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发现独立倾向对社会活动参与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详见表3。注:*p<0.05, **p<0.0
21 片段(相似字数: 34
相似内容来源(1
d Alonso-Arbiol 2012),而有关依恋理论的相关研究表明,不安全的父母依恋与青少年的内化问题有着显著的负相关(陈万芬, 张大均 et al. 2016),而不安全的父母依恋进一步影
《青少年的依恋关系对其互联网使用的影响》 伍亚娜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个重要因素是青少年与父母和同伴的关系质量如何住aibleet.ai.,2000)。新近大量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不安全依恋风格和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及人际交往的伺题有显著相关。一依恋的质量决定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可能性,不安全依恋与各种问题行为如药物滥用、饮酒、犯罪、学
22 片段(相似字数: 33
相似内容来源(1
从研究结果中得出结论,父母心理攻击通过对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内化问题行为施以间接影响,本研究假设2提出的中介模型成立。 5.3 父母心理攻击存在的性别差异 当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
《青少年同伴侵害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素质的中介和调节效应》 赵占锋 刘广增 李淑芬 张兴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健康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但其起作用的过程往往离不开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针对同伴侵害和心理素质对青少年内化及外化问题行为的联合影响,检验了心理素质的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首先,心理素质的中介效应假设得到了支持,同伴侵害可通过降低心理素质的功能作用,进而对内化及
23 片段(相似字数: 39
相似内容来源(2
步的深入探讨。 6 结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法,经过对模型的假设检验发现,父母心理攻击正向预测青少年内化问题。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心理攻击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Eiden,
《国内青少年父母心理控制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马雪香 李宁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加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罗小漫、刘衍玲发现初中生的攻击行为与父母心理控制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申子姣等人发现父母心理控制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Cui等人发现愤怒调节能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抑郁和攻击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 肖丹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9
的心理控制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症状。可见,父母心理控制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一些研究发现父母心理控制能显著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高水平的父母心理控制会导致外化问题的增加,包括攻击、违纪行为和违禁药物的使用。张朋云(2012)研究指出父母
相似片段说明
相似片段中"综合"包括:《中文主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特色数据库》《中国主要会议论文特色数据库》 《港澳台
文献资源》《图书资源》《维普优先出版论文全文数据库》《年鉴资源》《古籍文献资源》《IPUB原创作品》
须知
1、报告编号系送检论文检测报告在本系统中的唯一编号。
2、本报告为维普论文检测系统算法自动生成,仅对您所选择比对资源范围内检验结果负责,仅供参考。
客服热线:400-607-5550、客服QQ:4006075550、客服邮箱:vpcs@fanyu.com
唯一官方网站:http://vpcs.cqvip.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