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TOP
问题反馈
报告编号:b4ac3fbf36589h2f
检测时间:2022-05-02 23:20:07
基础信息:
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一般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
作者姓名:郑载阳
所属单位:青岛大学
检测字符数:18315
检测结果:
全文总相似比
全文总相似比=复写率+他引率+自引率+专业术语
16.98%
复写率: 16.98%
他引率: 0.0%
自引率: 0.0%
专业术语: 0.0%
指标说明
指标说明:
复写率:相似或疑似重复内容占全文的比重
他引率:引用他人的部分占全文的比重,请正确标注引用
自引率:引用自己已发表部分占全文的比重,请正确标注引用
自写率:原创内容占全文的比重
专业术语:公式定理、法律条文、行业用语等占全文的比重
典型相似性:相似或疑似重复内容占全文总相似比超过30%
其他指标:
自写率:83.02%
高频词:少年,青少年,青少,心理,攻击
典型相似文章:
相似片段:
总相似片段
58
期刊:20 \博硕:34 \综合:1
外文:0 \自建库:1 \互联网:2
检测范围:
中文科技期刊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文主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专利特色数据库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主要会议论文特色数据库
港澳台文献资源
外文特色文献数据全库
维普优先出版论文全文数据库
互联网数据资源/互联网文档资源
高校自建资源库
图书资源
古籍文献资源
个人自建资源库
年鉴资源
IPUB原创作品
时间范围:
1989-01-01至2022-05-02
引用汇总:
序号 引用文章 引用字数 引用率 来源
相似文献汇总:
序号 相似文献 相似字数 相似度 来源
1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6
207 2.20% 博硕
2
父母严厉管教与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
付素杰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2
189 2.01% 博硕
3
父母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的中介作用
宋占美 王美芳 王芳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9
184 1.96% 期刊
4
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与严厉管教的关系
方荟 王美芳 邢晓沛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2
138 1.47% 期刊
5
父母教养压力与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体罚的中介作用
刘莉 王美芳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8
134 1.42% 期刊
6
小学儿童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
王美芳 邢晓沛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2
128 1.36% 期刊
7
初生至三岁婴幼儿父母严厉管教的基本特点
王美芳 刘宪琪 刘莉 马月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7
108 1.15% 期刊
8
父母教养压力、严厉管教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刘莉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2
107 1.14% 博硕
9
父母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
刘蓓 魏志民 邢晓沛 王美芳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2
100 1.06% 期刊
10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张朋云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2
97 1.03% 博硕
11
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
肖丹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9
90 0.96% 博硕
12
父母严厉管教对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情绪管理能力的中介作
黄河 - 2019
86 0.91% 博硕
13
父母严厉管教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双向关系:儿童朋友满意度和父
马月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7
82 0.87% 博硕
14
父母教养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徐夫真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81 0.86% 期刊
15
同伴侵害与儿童问题行为:自尊的调节作用
董会芹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5
79 0.84% 期刊
16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
王美芳 冯琳琳 张朋云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3
75 0.80% 期刊
17
师范学院-2017204381-薛兴元.doc
薛兴元 - 2021
73 0.78% 自建库
18
气质、父亲教养与青少年早期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
纪林芹 张迎春 张良 赵树娟 张文新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12
67 0.71% 期刊
19
青少年父母心理控制、敌意归因偏向、自我控制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
谢鹤玉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7
67 0.71% 博硕
20
国内青少年父母心理控制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马雪香 李宁 -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58 0.62% 期刊
21
父母严厉管教、青少年自我表露与学业适应的关系
王欣欣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6
49 0.52% 博硕
22
园艺团体辅导对小学生焦虑与注意力的影响 - bjfu.edu.cn
48 0.51% 互联网
23
父母严厉管教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儿童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张秀慧 王美芳 刘莉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20
48 0.51% 期刊
24
父母控制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董晓杰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8
45 0.48% 博硕
25
父母情绪表达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亲子依恋、孤独感的多重中介效应
彭源 朱蕾 王振宏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18
44 0.47% 期刊
26
重庆市某城区男女生青春发育轨迹及其与情绪行为的关系研究
黄欣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20
43 0.46% 博硕
27
儿童攻击亚类型、同伴地位与其适应不良的关系
王姝琼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08
41 0.44% 博硕
28
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毕重增 张萍 朱晓菲 - 《心理科学》 - 2012
41 0.44% 期刊
29
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邢晓沛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3
40 0.43% 博硕
30
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_知网百科
39 0.41% 互联网
31
未来五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计慧 - 《中国合作经济》 - 2021
39 0.41% 期刊
32
父亲心理缺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母子关系的中介效应
高婷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9
36 0.38% 博硕
33
自我同情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以优势利用为中介
陈丹妮 - 2019
35 0.37% 博硕
34
父亲心理缺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李昱 高雯 高婷婷 - 2019
34 0.36% 综合
35
青少年的依恋关系对其互联网使用的影响
伍亚娜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07
34 0.36% 博硕
36
青少年同伴侵害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素质的中介和调节效应
赵占锋 刘广增 李淑芬 张兴举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33 0.35% 期刊
37
祖父母教养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
孔屏 邢晓沛 权福军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33 0.35% 期刊
38
父母冲突对儿童抑郁的影响:父母温暖和迷走神经功能的作用
周华艺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8
33 0.35% 博硕
39
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内化问题的关系:儿童朋友满意度与父母婚姻满
赵晓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17
30 0.32% 博硕
送检片段与相似来源详情:
1 片段(相似字数: 45
相似内容来源(1
2.0以及PROCESS插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父亲和母亲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呈显著的正相关,父母心理攻击越频繁,青少年内化问题越严重。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与父母心理攻击和青少年内化问题间均呈显著的负
《父母控制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董晓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8
理控制可能会导致较高水平的内化和外化问题第 1 章文献综述7行为。例如,Barber(1996)发现心理控制程度与青少年的抑郁倾向显著正相关,即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控制程度越高,青少年抑郁倾向就越明显[44 ];Wang 等人(2007)的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容易引
2 片段(相似字数: 67
相似内容来源(3
自我概念与父母心理攻击和青少年内化问题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2)一般自我概念在父亲心理攻击和母亲的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起中介作用,即父母对孩子实施的心理攻击行为会导致青少年较低的一般自我概念,而较低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又会进一步导致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内
《青少年父母心理控制、敌意归因偏向、自我控制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 谢鹤玉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7
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可以抑制其问题行为以及物质滥用[98]。我国学者田录梅的研究也证明,亲子冲突高的青少年更加容易产生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会导致更多的消极冒险行为(鲁莽、叛逆和反社会)[99]。其次,敌意归因偏向在父母心理控制与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即父母心理控制水平可以通过影响青少年的敌意归因偏向从而影响其攻击行为,具体表现为父母心理控制水平高的青
《国内青少年父母心理控制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马雪香 李宁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Cui等人发现愤怒调节能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抑郁和攻击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各项指标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Shek以中国香港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得出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
《父亲心理缺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母子关系的中介效应》 高婷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9
014)。5.3 母子关系在父亲心理缺位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母子关系在父亲心理缺位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成立。这一结果表明父亲心理缺位程度越高、母子关系越差、青少年的内化问题就越多。这一结果支持了家庭
3 片段(相似字数: 54
相似内容来源(1
青少年较低的一般自我概念,而较低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又会进一步导致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结论: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心理攻击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内化问题;父母心理攻击;一般自我概念 ABST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康。本研究采用青少年自陈量表、父母期望问卷和自我描述问卷对582名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青少年内化问题、父母期望及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查明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生内化问题水平最高,其次是初中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内化问题水平
4 片段(相似字数: 39
相似内容来源(1
束,我国全面小康社会顺利建成,中华民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在如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的关键之年,“双减”政策的初步落实让更多人将注意力投入到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活
《未来五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计慧 -《中国合作经济》 -2021
月11日,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闭幕,今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此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过去的五年,“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5 片段(相似字数: 41
相似内容来源(1
制,但这种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当个体长时间受到严重冲击和威胁时,一般自我概念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受到损害,导致个体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的产生(丛晓波, 田录梅 et al. 2005)。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自我发展走
《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毕重增 张萍 朱晓菲 -《心理科学》 -2012
救和防御,使自己维护或重新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当冲击和威胁过于严重、时间过长而不能有效应对时,自尊的社会适应机制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导致各种身心健康问题(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2005)。本研究发现的自尊有调节的中介作用佐证了这一观点,也意味着在类似探讨自尊
6 片段(相似字数: 43
相似内容来源(1
容易导致青少年面临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通常我们可以将这些消极的情绪统称为内化问题(internalizing problem)。 虽然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同为问题行为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外化行为相比,内化问题更加偏向于情
《重庆市某城区男女生青春发育轨迹及其与情绪行为的关系研究》 黄欣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20
[13]。因此,基于临床观察和经验基础,美国心理学家Achenbach TM提出了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行为问题分为内化问题(Internalizing problems)和外化问题(Externalizing problems)[14],此种分类方式被国内外不少学者加以使
7 片段(相似字数: 118
相似内容来源(5
essard et al. 2016)。 1.2 父母心理攻击 父母心理攻击(parental psychological aggression)是父母严厉管教的重要表现形式,指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言语的或象征性的攻击行为对孩子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and Field 2003)。 当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均表明,在各种父母管教行为中,父母心
《父母严厉管教与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 付素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t,Binggeli & Brassar, 1998 )。作为一种常见的父母严厉管教形式, 父母心理攻击(Psychological Aggression, PA)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例如咒骂孩子)或象征性的(例如恐吓孩子说要打他, 不过并没真的打)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 Field, 2003), 也有研究者将其称为情感虐待、心理虐待、精神虐待或语言虐待(许晓君等,2008;Strau
《父母严厉管教与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 付素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的行为。父母心理攻击(Psychological Aggression, PA)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或象征性的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 Field,2003)。现实生活中,父母体罚和心理攻击的严厉管教形式在家庭教育中非常普遍。在美国,94%的婴儿,35%的幼儿,50%以上十二岁儿童经历过某种形式的父母体罚(Stra
《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内化问题的关系:儿童朋友满意度与父母婚姻满》 赵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7
cal aggression)是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大多数儿童最常经历的一种父母严厉管教的方式,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或象征性的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Field,1998)。但是相较于父母体罚,研究者们对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适应
《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邢晓沛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3
厉管教方式,它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例如咒骂孩子)或象征性的(例如恐吓孩子说要打他,不过并没有真的打)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 Field, 2003)。由定义可知,心理攻击并不会引起儿童身体的疼痛感,而主要是通过引起儿童的紧张感或害怕感来制止
《父母严厉管教与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 付素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母通过言语的(例如咒骂孩子)或象征性的(例如恐吓孩子说要打他, 不过并没真的打)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Straus & Field, 2003), 也有研究者将其称为情感虐待、心理虐待、精神虐待或语言虐待(许晓君等,2008;Strau
8 片段(相似字数: 48
相似内容来源(1
厉管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体罚与身体虐待等更严重、更外显的形式。仅有的针对父母心理攻击的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攻击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焦虑、抑郁、人际敏感等内化问题表现,并且预测能力相比于体罚而言要更加显著(王美芳, 刘莉 et a
《父母教养压力、严厉管教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刘莉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题行为。Miller-Perrin, Perrin 和 Kocur(2009)对 298 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父母心理攻击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症状,而父母体罚和身体虐待对其内化问题行为没有显著预测作用,基于这一结果,Miller-Perr
9 片段(相似字数: 39
相似内容来源(1
系的具体作用机制却缺乏足够的探讨与研究。 1.3 一般自我概念 一般自我概念(general self-concept)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也被称为自尊、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对自己各方
《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_知网百科》
年学科学业自我量表的修订及西南地区常模编制. 自1976年Shavelson将一般自我概念划分为学业自我概念 (academic self-concept)和非学业自我概念 (nonacademic self-concept)以来,有关学业自我的
10 片段(相似字数: 57
相似内容来源(1
的青少年所表现出的包括焦虑、抑郁、退缩在内的内化问题则更为显著,所以加强对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的探讨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 其二,之前的相关研究对于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作用机制的探讨还有待丰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
《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 肖丹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9
父母监控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Alegre(2011)研究发现特质情绪智力作为中介影响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内化适应问题的影响。国外有较多研究以与情绪相关的变量作为中介探讨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直接运用特质情绪智力作为中介的较少,且没有深入探讨各变量因子间的关系。本研究将深入探讨此部
11 片段(相似字数: 47
相似内容来源(2
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影响分开来讨论。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鉴于对上述文献的综合考量,本研究将分别考察父亲心理攻击与母亲心理攻击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直接影响,并试图探讨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心理攻击对青少年内化问题影响中的中
《父母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的中介作用》 宋占美 王美芳 王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
研究还十分缺乏。此外,体罚和心理攻击是父母严厉管教的两种主要形式,且具有一定的共发性~([18])。鉴于上述考虑,本研究拟分别考察父亲和母亲的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以及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包括心理攻击和体罚)的中介作用,这不仅能够较为全面
《父亲心理缺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李昱 高雯 高婷婷 -2019
出现了问题,它将影响母子子系统,进而影响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而父母子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旨考察母子关系在父亲心理缺位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父母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随机选取一所初中1164名青少年为被试,主
12 片段(相似字数: 33
相似内容来源(1
探讨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心理攻击对青少年内化问题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从而明晰导致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相关因素,为青少年内化问题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和时间干预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和引导。 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提
《父母冲突对儿童抑郁的影响:父母温暖和迷走神经功能的作用》 周华艺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8
养方式类型。当父母间产生冲突时,消极效应的溢出导致父母不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情感温暖,这种家庭氛围容易导致青少年抑郁等内化问题。本研究探讨父母温暖的中介作用进一步补充了溢出理论。另外,发展病理学认为个体的非适应性发展是个体内部以及外部许多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相互作用
13 片段(相似字数: 131
相似内容来源(8
时间干预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和引导。 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提出: 假设1:父母心理攻击对青少年内化问题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心理攻击和青少年内化问题分别与一般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假设2: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假设3:一般自我概念对父母心理攻击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中介作用存在父母性别差异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张朋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少年完美主义的年级差异不显著。3.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的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行为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但是父母行为控制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4.青少年消极完美主义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均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积极完美主义与内化问题无关,与外化问题呈显著负相关。父母心理控制仅与青少年消极完美主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初中生和高中生,男生的数学自我概念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言语自我概念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的一般学校自我概念略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青少年内化问题分别与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两两之间显著负相关,父母期望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显著正相关。(3)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父母期望既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内化问题水平,也可以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概念进而影响其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张朋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青少年消极完美主义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均呈显著正相关(ps<0.01),青少年积极完美主义与内化问题无关,与外化问题呈显著负相关(p<0.05)。父母控制与青少年完美主义的相关分析发现,父母心理控制仅与青少年消极完美主义正相关显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系,并查明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和青少年内化问题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为:(1)考察青少年内化问题、父母期望和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2)考察青少年内化问题、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关系;(3)查明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和青少年内化问题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本论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1)青少年内化问题、父母期望和学业自我概念在学段和性别上均存在显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母期望和学业自我概念的描述统计 9 2 青少年内化问题与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的关系 12 2.1 青少年内化问题、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 12 2.2 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学业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 13第四部分讨论与教育建议 14 1 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特点 14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4*** -0.129***0.758**0.795** 0.690** 0.896**图 1 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学业表现一般学校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未来成就品行表现人际关系身心素质内化问题言语自我概念数学自我概念父母期望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年内化问题的特点 14 2 青少年父母期望的特点 14 3 青少年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 15 4 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 16 5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17 6 本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建议 18第五部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p<0.001。下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期望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父母期望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父母期望越高,青少年内化问题水平越低;学业自我概
14 片段(相似字数: 33
相似内容来源(1
岁,其标准差为0.90。 3.2 研究工具 3.2.1内化问题 采用 Achenbach(1983)编制的《儿童行为量表》母亲报告版中最常见的焦虑/抑郁、退缩/抑郁两个维度对青少年的内化问题进行测
《祖父母教养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 孔屏 邢晓沛 权福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教养行为中的养育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为0.85,心理控制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为0.82。2.儿童问题行为量表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父母报告版(Child Behavioral Checklist,CBCL)来测查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和
15 片段(相似字数: 89
相似内容来源(4
母亲报告版中最常见的焦虑/抑郁、退缩/抑郁两个维度对青少年的内化问题进行测量,共21个题目。问卷采用3点记分,从0到2分别表示“不符合”到“符合”。得分越高,则儿童的问题行为越严重。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4。其中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为0.771。 3.2.2 父母心理攻击 采用Str
《同伴侵害与儿童问题行为:自尊的调节作用》 董会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
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1 it5]测评儿童的自尊水平,共10个题目。量表采用4 点记分,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1—4 分,分数越高表明儿童的自尊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1.3 数据分析使用SPSS 1 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 王美芳 冯琳琳 张朋云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rt,YSR)测量青少年的内外化问题行为[12,13]。量表分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两个维度。其中,内化问题行为包括焦虑/抑郁、退缩和体诉三个方面,外化问题行为包括攻击和违纪两个方面。量表采用3点计分,0表示“不符合”,1表示“有点符合”,2表示“非常符合”,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越多。本研究中,量表整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2、0.89。1.3数据处理所
《父母情绪表达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亲子依恋、孤独感的多重中介效应》 彭源 朱蕾 王振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度,如“我感到寂寞”;外化问题包括30道题目,分为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两个维度,如“我经常争论”。量表采用3点计分,从0(不符合)到2(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越多。内化问题分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较为良好:/= 4.05,RMSEA
《儿童攻击亚类型、同伴地位与其适应不良的关系》 王姝琼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是 0.79。问题行为母亲报告问卷来自 Achenbach 的儿童行为量表的母亲报告版(CBCL),问卷采用 3 点记分,从 0 到 2 分别表示“不符合”到“符合”,内化问题行为包括焦虑/抑郁、退缩/抑郁,2006 年的一致性信度分别为 0.68 和 0.68,2007年的一致性信度
16 片段(相似字数: 212
相似内容来源(11
998)等人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的心理攻击分量表(共5题)测量最近一年内父母分别对青少年实施心理攻击的情况:0表示从不实施;1表示实施过1次;2表示是实施过2次;4表示实施过3-5次;8表示是实施过6-10次;15表示是实施过11-20次;25表示实施过20次以上。将父母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次数的中位数作为父母心理攻击的频次分(具体为:0次=0, 1次=1, 2次=2, 3-5次=4, 6-10次=8, 11-20次=15, 20次以上=25),父母心理攻击的得分是各题目频繁性得分的总和。本研究父母心理攻击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55和0.7
《小学儿童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 王美芳 邢晓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或其他一些硬物体打孩子的屁股,拧孩子,打孩子的脸、头或揪孩子的耳朵。问卷采用0-6的7点计分方法,“0”表示最近半年内从来没有对孩子实施过体罚,“1”表示实施过1次,“2”表示2次,“3”表示3-5次,“4”表示6-10次,“5”表示11-20次,“6”表示多于20次。体罚普遍性的计算:若父母在6个题目中任意题目上得分大于0,则表示父母实施过体罚行为,记为“1”;若父母在所有题目上得分都等于0,则表示父母从未实施过体罚,记为“0”。体罚频繁性的计算:将父母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父母实施该体罚行为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0表示0次,1表示1次,2表示2次,3表示4次,4表示
《父母教养压力与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体罚的中介作用》 刘莉 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
体罚 、身体虐待和严重身体虐待 。本研究仅采用体罚分量表 (6个题目 ),由父母分别报告在过去一年里对儿童实施特定体罚行为的情况 :0表示从不实施 ;1表示实施过 1次 ;2表示是实施过 2次 ;4表示实施过 3—5次 ;8表示是实施过 6—1O次 ;15表示是实施过 11—20次 ;25表示实施过 20次以上 。将父母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
《父母教养压力、严厉管教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刘莉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教中发生最普遍的两种管教方式:心理攻击和体罚两个分量表。问卷采用 0 到 6 的 7 点计分方法,“0”表示父母未实施过某种管教行为,“1”表示实施过 1 次,“2”表示实施过 2 次,“3”表示实施过 3-5 次,“4”表示实施过 6-10 次,“5”表示实施过 11-20 次,“6”表示实施过 20 次以上。得分越高,表明被试实施某
《父母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 刘蓓 魏志民 邢晓沛 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共包括14个题目。量表采用0-6的7点计分方法,“0”表示最近一年内从来没有遭遇过严厉管教行为,“1”表示遭遇过1次,“2”表示2次,“3”表示3-5次,“4”表示6-10次,“5”表示11-20次,“6”表示多于20次。严厉管教行为计分方式:将父母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父母实施该严厉管教行为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0表示0次,1表示1次,2表示2次,3表示4次
《父母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的中介作用》 宋占美 王美芳 王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
“4”表示实施过6-10次,“5”表示实施过11-20次,“6”表示实施过20次以上。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次数的中位数作为被试实施此种管教方式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法为0次=0,1次=1,2次=2,3-5次=4,
《父母严厉管教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儿童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张秀慧 王美芳 刘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用0到6的计分方法,“0”表示别为 0. 77、0. 85、0. 83 +2.2.3儿未实施过,“ 1 ”表示实施过1次,“ 2 ”表示实施过2次,“3”表示实施过3 ~5次,“4”表示实施过6 ~ 10采用儿童行为核查表(Child Behavio rChock次,“5”表示实施过
《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与严厉管教的关系》 方荟 王美芳 邢晓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表示实施过2次,“3”表示实施过3~5次,“4”表示实施过6~10次,“5”表示实施过11~20次,“6”表示实施过20次以上。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被试实施此种管教方式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为:0表示0次,1表示1次,2表示2次,3表示4次,4表示8次,5表示15次,6表示25次),各分量表所有题目的频次之和即为被试实施此种管教方式的频繁性。已有研究表明,
《父母教养压力与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体罚的中介作用》 刘莉 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
报告在过去一年里对儿童实施特定体罚行为的情况 :0表示从不实施 ;1表示实施过 1次 ;2表示是实施过 2次 ;4表示实施过 3—5次 ;8表示是实施过 6—1O次 ;15表示是实施过 11—20次 ;25表示实施过 20次以上 。将父母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次数的中位数作为父母体罚行为的频次分 f具体转化方法为 0次 =0,1
《初生至三岁婴幼儿父母严厉管教的基本特点》 王美芳 刘宪琪 刘莉 马月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
在某分量表上的所有题目上得分都等于 0, 则表示父母从未实施过该类严厉管教 , 记为 “0”。 频繁性的计分方式 : 将父母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父母实施该严厉管教行为的频繁 l 生 ( 具体转化方式 :“0” 表示 0 次 ,“l” 表示 1 次 ,“2” 表示 2 次 ,“3” 表示 4次 ,“4” 表示 8 次 ,“5” 表示 15 次 ,“6” 表示 25 次 ), 父母心理攻击和体罚的频繁性分别为 5 种心理攻击行为 、6 种体罚行为的频繁性之和 。
《父母严厉管教对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情绪管理能力的中介作》 黄河 -2019
若被试在任一项目上得分不为 0,则表示其近一年内经历过严厉管教,记为“1”。频繁性计分方式: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的次数的中位数作为严厉管教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式为:“0”表示 0次,“1”表示 1次,“2”表示 2次,“3”表示 4次,“4”表示 8次,“5”表示 15次,“6”表示 25次),分量表所有题目的频次之和即为被试在该维度上的频繁性。得分越高表明被试在最近一年内遭受父母某
《父母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的中介作用》 宋占美 王美芳 王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
4”表示实施过6-10次,“5”表示实施过11-20次,“6”表示实施过20次以上。将被试在每一题目上得分所对应次数的中位数作为被试实施此种管教方式的频繁性(具体转化方法为0次=0,1次=1,2次=2,3-5次=4,6-10次=8,11-20次=15,20次以上=25)。
17 片段(相似字数: 81
相似内容来源(3
性信度分别为0.755和0.739。 3.2.3 一般自我概念 采用Harter(1985)编制的自我概念问卷的一般自我概念分量表,对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进行测量。问卷采用0-3的4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越积极。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5。 3.3 施测程序
《父母教养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徐夫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由Harter(1985)编制,原问卷包含社交自我、认知自我、身体自我和一般自我概念四个维度,本研究采用了其中的社交自我、身体自我和一般自我概念三个维度。问卷共18个项目,采用4点记分,“0”表示负向完全符合,“3”表示正向完全符合,各维度分值越高代表个体在此维度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越积极。通过因素分析将三个维度合并成一个总均分,作为听障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测量指标。对该问卷在听障青少年中的适用性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模型拟合良好,χ2/df=1.58,
《气质、父亲教养与青少年早期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 纪林芹 张迎春 张良 赵树娟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概念的工具之一(De Pauw etal.,2009;Harter,2006)。本研究采用SPPC的一般自我概念分量表,共包含11个项目。量表采用1~4四点计分,得分越高,代表儿童对自我的评价越积极。本研究中,一般自我概念的Cronbach'sα为0.83。2.2.2气质采用Ellis和Rothbart(2001)编制的青少年早期气质问卷(the Early Adolescent TemperamentQuestio
《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 刘宇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等人(1984)编制的自我描述问卷中的学业自我概念问卷对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概念进行测量。该问卷包含三个分量表(数学自我概念、言语自我概念和一般学校自我概念),共 30 个题目,每
18 片段(相似字数: 35
相似内容来源(1
回收所有问卷,由主试统一带回并进行检查。 3.4 数据处理方法 使用SPSS22.0和PROCESS插件对最终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描述性统计结果 对父母实施心
《自我同情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以优势利用为中介》 陈丹妮 -2019
—62 为轻度抑郁,63—72 为中度抑郁,72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3.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本研究采用 SPSS20.0 和 Process 插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使用 SPSS 对正式施测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其次用 Sps
19 片段(相似字数: 82
相似内容来源(3
理攻击水平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变量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母亲而言,父亲更容易对男孩实施心理攻击,其频繁性显著高于女生(t=2.259, p<0.05), 而母亲对男孩女孩实施心理攻击的频繁性并没有显著性别差异(t=1.115
《父母严厉管教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双向关系:儿童朋友满意度和父》 马月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7
父亲和母亲对男孩实施心理攻击的频繁性均显著高于女孩(Wang et al.,2016)。而 Chang 等人(2003)研究表明,儿童经历的母亲心理攻击并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儿童经历的父亲心理攻击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即父亲对男孩实施的心理攻击显著高于女孩。一项以美
《父母严厉管教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双向关系:儿童朋友满意度和父》 马月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7
1),T1 父母心理攻击的频繁性存在显著的儿童性别差异(t = 3.57, p <0.001),父母对男孩实施心理攻击的频次显著高于女孩,T2 父母心理攻击的频繁性不存在显著的儿童性别差异(t = 1.
《父母严厉管教、青少年自我表露与学业适应的关系》 王欣欣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
。相似的,McKee 等人(2007)对 2582 名美国五、六年级的学生及父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男孩所遭受的父亲的心理攻击行为显著多于女孩,而男孩和女孩所遭受的母亲的心理攻击行为没有差异。关于父母体罚的儿童青少年性别差异,Mahoney, Donnelly
20 片段(相似字数: 48
相似内容来源(1
为了检验假设的中介模型是否成立,采用Hayes编制的SPSS插件PROCESS插件的Model4,加入一般自我概念、父母心理攻击、青少年内化问题这三个变量,其中
《园艺团体辅导对小学生焦虑与注意力的影响 - bjfu.edu.cn》
2018-12-262. 中介模型检验 首先,使用Hayes编制的process插件,以Model 4为简单的中介模型 [55],在控制性别、年龄和班级的情况下对注意力在园艺疗
21 片段(相似字数: 73
相似内容来源(1
念、父母心理攻击、青少年内化问题这三个变量,其中一般自我概念作为中介变量,父母心理攻击作为自变量,青少年内化问题作为因变量;加入性别作为控制变量,经过5000次抽样估计以及95%置信区间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为了探讨父母性别是否会给一般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带来差异,在这里
《师范学院-2017204381-薛兴元.doc》 薛兴元 -2021
Process宏中的Model4,放入独立倾向、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社会活动参与这三个变量,独立倾向作中介变量,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作自变量,社会活动参与作因变量;放入性别和生源地作为控制变量,通过5000次抽样估计以及95%置信区间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发现独立倾向对社会活动参与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详见表3。注:*p<0.05, **p<0.0
22 片段(相似字数: 34
相似内容来源(1
d Alonso-Arbiol 2012)。而有关依恋理论的相关研究表明,不安全的父母依恋与青少年的内化问题有着显著的负相关(陈万芬, 张大均 et al. 2016),而不安全的父母依恋进一步影
《青少年的依恋关系对其互联网使用的影响》 伍亚娜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个重要因素是青少年与父母和同伴的关系质量如何住aibleet.ai.,2000)。新近大量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不安全依恋风格和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及人际交往的伺题有显著相关。一依恋的质量决定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可能性,不安全依恋与各种问题行为如药物滥用、饮酒、犯罪、学
23 片段(相似字数: 33
相似内容来源(1
从研究结果中得出结论,父母心理攻击通过对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内化问题行为施以间接影响,本研究假设2提出的中介模型成立。 4.1.3 父母心理攻击存在的性别差异 在本研究中,最近一年
《青少年同伴侵害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素质的中介和调节效应》 赵占锋 刘广增 李淑芬 张兴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健康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但其起作用的过程往往离不开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针对同伴侵害和心理素质对青少年内化及外化问题行为的联合影响,检验了心理素质的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首先,心理素质的中介效应假设得到了支持,同伴侵害可通过降低心理素质的功能作用,进而对内化及
24 片段(相似字数: 71
相似内容来源(2
总体频繁性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当今青少年总体而言受到来自父亲的心理攻击和来自母亲的心理攻击是并没有显著差异的。 经过实证研究发现,从子女的性别角度来看,男孩受到来自父亲的心理攻击要显著高于女孩,但二者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和内化问题程度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这
《父母严厉管教与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 付素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现,男孩遭受的父亲体罚显著多于母亲体罚,女孩遭受的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之间没有差异;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遭受的父亲心理攻击和母亲心理攻击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除父母性别外,父母年龄也是影响父母严厉管教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父母年龄越小,父母体罚的普
《父母严厉管教与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 付素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父母轻度体罚的频繁性没有显著差异;贾慧(2011)研究发现,我国初中阶段男女生遭受的母亲体罚的频繁性没有显著差异;McKee 等(2007)研究发现,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遭受父母心理攻击的频繁性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并且
25 片段(相似字数: 44
相似内容来源(2
深入探讨。 4.2 结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法,经过对模型的假设检验发现,父母心理攻击正向预测了青少年内化问题,一般自我概念在父母心理攻击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陈万芬,etal.(2
《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 肖丹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9
的心理控制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症状。可见,父母心理控制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一些研究发现父母心理控制能显著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高水平的父母心理控制会导致外化问题的增加,包括攻击、违纪行为和违禁药物的使用。张朋云(2012)研究指出父母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张朋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2
行为控制的研究结论却不一致。首先,关于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父母心理控制能够同时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这说明较高水平的父母心理控制会导致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退缩等内化问题和攻击、违纪等外化问
相似片段说明
相似片段中"综合"包括:《中文主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特色数据库》《中国主要会议论文特色数据库》 《港澳台
文献资源》《图书资源》《维普优先出版论文全文数据库》《年鉴资源》《古籍文献资源》《IPUB原创作品》
须知
1、报告编号系送检论文检测报告在本系统中的唯一编号。
2、本报告为维普论文检测系统算法自动生成,仅对您所选择比对资源范围内检验结果负责,仅供参考。
客服热线:400-607-5550、客服QQ:4006075550、客服邮箱:vpcs@fanyu.com
唯一官方网站:http://vpcs.cqvip.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